一天晚上下课,贝尔曼忿忿地出了教室,找个地方抽烟,看得出来他对教学成果不算很满意。
“桑尼,我不敢相信,你当初是怎么带着他们打进奥运会决赛的,而且还只输了那么点!说实话,我还是远远低估了你。”
甘国阳笑了笑,道:“因为我们团结一致。你知道的,篮球比赛,尤其是单场重要比赛,战术不是最重要的。”
“那是在有你这样球员的前提下!在没有超级明星的情况下,战术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在FIBA的体系中,时间短,节奏快,那些细节产生的作用会被无限放大。说实话,中国球员的基础打的非常不错,力量也不再是短板,但是…我没想到,他们的战术素养会那么…那么的,不匹配。我当初以为,胡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是他能力的问题,现在看来并不是,而是他在成长的早期,没有受到最正规和良好的篮球训练,尤其在战术习惯上。”
面对甘国阳,贝尔曼还是含蓄了,没有说得太难听。
他提到胡卫东,贝尔曼做了胡卫东好几年的教练,从湖人到凯尔特人。
常规赛,贝尔曼算给了胡卫东不少机会,有些胡卫东抓住了。
但有些胡卫东抓不住,他没办法再向前更进一步了。
可到了训练中心,和胡卫东的队友、教练们一起上课,贝尔曼才意识到,胡卫东已经是最出色的那个。
在战术背诵、运用、理解上,除了甘国阳之外,胡卫东是做的最好的,其次是王治郅。
恰好,他们都在NBA正儿八经锻炼过,经历过职业化的熏陶,确实显得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