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姐姐多的男人不能嫁’的说法,更没有‘一个姑姐两个婆婆,五个姑姐头顶上六个婆婆’的说法,周围人都是羡慕她命好,公公婆婆就她丈夫一个儿子,还有这么多小姑子照顾娘家,觉得赵家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人家!

        周围人都这么说,她便也这么认为了,可一年年的,只有身在其中的她自己知道,嫁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有多么的窒息。

        此时的徐惠清听着耳边传来的赵母和病房内其他陪产家属的话,如同一个旁观的局外人一般,内心再提不起半点波澜。

        不会再有周围人劝的那样,“你婆婆年轻时吃了许多苦,你以后可要好好孝顺她!”

        有些人吃的苦,是她该吃的,如她婆婆,如她。

        赵宗宝说是去给她买老母鸡和鲫鱼去了,却一去不复返,一连三天都没见到他的人影。

        赵母这几天也没敢再起幺蛾子,毕竟病房里这么多人看着,每天到点吃饭的时间,病房内的陪产家属们就喊她一起下去打饭,打和她们一样的饭菜,不是鸡汤、就是鱼汤,这类适合产妇吃的东西。

        她也没有任何机会,再往饭菜里吐口水什么的。

        她给徐惠清买鸡汤面,鱼汤面的时候,自己一顿吃只一个馒头,一碗白粥,病房内的人看到,就又开始劝徐惠清:“你婆婆不容易啊,给你吃鸡汤面,自己就啃干馒头。”

        还有人看着赵母身体瘦弱,劝着她:“这食堂的饭菜也不贵,你给自己也吃口好的,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赵母一边啃着干馒头,一边露出可怜的表情:“大妹子,我一个乡下老太太,不像你,城里人,有工资,我哪来的钱啊?儿子给多少钱,我就有多少钱,给儿媳妇买饭吃都不够,哪里有钱买多的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