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惊讶笑道:“这倒是巧了。昨天有滇南盐商送了一些滇南土仪给府衙众人,青姐儿他爹分到了一大包茯苓霜并一些干货。”

        明瑶华奇怪道:“滇南的盐商怎么还要给扬州的衙门送礼?”

        明瑶华长到如今十八岁,对于一些无可避免的人情世故是知道的。有句话叫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去衙门办事,最好备下一份好处费给底下办事引路的小吏,不然能折腾得你两三回都办不成事。

        不过读书人去衙门报名科考是例外,毕竟今日的平民学子保不准哪天就鱼跃龙门了,就算只是个秀才,也够资格在衙门某个差事了,办事小吏是不会平白给自己树立敌人的。

        难得有她不知道的事,卢氏笑着给她解释起来:“滇南那边吃的盐有好一部分是从两淮运过去的,府衙里负责盐粮的官儿是同知大人,又称作副知府,同知大人和知府大人都在一个衙门里办公,那盐商给副知府送土仪,能落下知府大人吗?给知府大人和同知大人送了,能落下通判大人吗?得罪了谁都不行,索性府衙上下都打点一遍,横竖是些土货,比起贩盐赚到的银子,那还不是九牛一毛。”

        明瑶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她神色平静,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义愤填膺了,这种潜规则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封建社会时期,就连皇帝都对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非人力可以改变的。

        卢氏小声道:“这些不算什么,我听说那滇南盐商还往两淮盐运使林大人府上送了许多好东西。滇南那边盛产玉石,随便一块好玉就比一篓子的茯苓霜干竹笋值钱呢。”

        话说远了,卢氏收回话头,点了点桌上的两包东西,道:“你送月饼我一家子都喜欢得很,我公公特意叫我送一些茯苓霜和桂圆干给你尝尝,茯苓霜宁心安神,桂圆干补气养血,都是养人的好东西。你一向爱喝牛奶,这茯苓霜用热牛奶冲服,再好不过了。”

        “好香啊。”明瑶华拿起一包打开,里面正是茯苓霜,清香洁白,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她放下小心包起来,笑着谢道:“多谢姐姐,我正需要这样的东西呢,家里那两个天天闷着读书,倒是比我还需要喝一碗牛奶茯苓霜安安神了。”

        卢氏取笑道:“你夫君这是在发奋给你挣个凤冠霞帔呢,你就等着享福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