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夫子道:“习文如构室,须先固根基,方可厚载,童子功夫要做足了,往后作诗写赋,典故才能信手拈来。”

        三哥的求学历程,乔时为从中亦有所悟。

        若是不徇私情,以旁观者去听百里夫子的话,是不是也有几分道理?这世上确有天纵奇才,但更多的是父母私心假手创造的“天才”,用假象困住了自己,也困住了孩子。

        再天才的天才,也要经历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乔时为想要科考,是要先恶补童子功的。

        ……

        ……

        白昼渐短,昴星从南而升。

        仲冬临近,乔时为已十个月大,到了咿呀学语的时候。

        大人总会为幼儿的第一声称呼雀跃不已,古来如此,乔家人亦不例外。每当乔时为被家人抱在怀里,他总会适时地歪头嘻笑,而后含糊喊出一声娘亲、爹爹、祖母、祖父……引得小小院子欢笑不断。

        一声爷娘,乔时为叫得毫无思想包袱,毕竟他这样的情况,养者恩高于生者情。

        “小安小安,快快叫四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