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凝其实根本不知道大梁有什么律法,不过她赌这小村子里的村民们也不知道,此时见这人语气已经开始心虚,自是趁热打铁:“放心,少不了你的五两银子!但是你再打什么歪主意,就别怪我不客气!”
那村妇又骂骂咧咧了几句,终是带着众人离去。
见人走了,萧母才长舒了一口气,有些抱歉地说:“当初延昭重伤,大夫都说没治了,可我作为母亲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就这么去了,因此借了些银钱治病,没想到这宋大姐这么着急的催。”
你还借了钱聘媳妇冲喜呢!宁凝暗自吐槽。
不过这萧母在山穷水尽时都没有想过去卖女儿,倒是比刚刚那心思恶毒的宋大娘好多了。
宁凝和萧母回到萧家院子,萧母去草棚那里煮粥,宁凝则想着不然还是去镇上找找出路吧,虽然刚刚说的很有底气,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就萧家这个情况,确实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萧母的粥熬得只能说是勉强熟了,一点点栗米伴着开水,压根儿吃不饱。宁凝刚刚翻了翻家里的存粮,除了米缸里的杂米和鸡蛋,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连块糊口的干粮都没有。
依靠原主的记忆,宁凝得知距离这底张村最近的是一个叫做桃李镇的地方,大约相距一公里,步行的话半个多小时也就到了,萧家的银子不能动,但是原主身上还有几件银货傍身,全都换成现银应该还是能值几个钱的。
宁凝两口就将自己的那份稀粥喝完,在井边打水将几人的陶瓷碗都洗干净放好,萧母说是要去村口赵家杂货铺打工换钱。
当宁凝得知干的活是编麻绳,一天一文钱后,还是劝她别去了。又说了自己想去镇上买点东西的事儿。
萧母有些不太愿意宁凝单独去镇上,但是刚刚宋大娘的话不得不让她提起警觉,家中只有两个半大孩子,万一那些人心生歹念,抱了她的孩子去卖给人牙子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