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没人相信这个从外地流配来、还毁了面容的罪臣之子,无一人响应。
李谊就挨家挨户去解释说明、去言明利弊,走坏了十几双鞋,才游说来十几个与自己共同实施的人。
李谊也不馁,就带着这些人从头开始平整土地、填挖沟渠、运送泥土、铺砌渠坝。
他事事亲力亲为,就在荒地上扎了草房,吃住都在地边。
半年后,他终于收拾出一片平地,而后已枯草为绳,穿扎土地,在地里辟出一块块的草方格。
当时,乡亲们走来路过看见了,都要笑这个不懂装懂的外乡年轻人,竟妄想在荒漠中开垦种植。
然后就是当年的沙暴来袭,万里黄沙遮天蔽日,而李谊开垦的那片草格地,却是片土未扬,实现了固土保地。
沙尘过后,李谊尝试着种植一些喜旱的灌木,死了一茬一茬后,终于找到合适的种植方法,让荒芜千百年的沙漠,见到了第一抹绿意。
有了成熟的方法和肉眼可见的利益,当地百姓纷纷加入。
两年之后,那些被荒瘠的土地逼得世世代代穷困潦倒的人们,开始从土地中收获肥美的牛羊、甘甜的乳汁和洁白如雪的羊毛。
牛羊吃了草会越长越壮,人有了产业,就会越过越好。
当第一批牲畜出栏时,阗州的第一所民学也落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