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苏父很是满意,“你这程度,这一次追查应该也能拿个二甲。”
“那就好。”苏辰笑了,对能够在二十多岁就考上已经很满意了,至於前三名,他可没有肖想过。
陈琳也高兴,来了古代和苏父学过古代如何学习以及写文章之後,她就知道这个和现代语文差别很大,所以也没奢求苏辰和男主那样拿个状元什麽的,二甲甚至三甲就很不错了,里似乎很看不上三甲,觉得同进士茹夫人。
但是事实上古代科举三年考一次,一次只有300人被收入,录取率b现代更低,虽然读书人也少,但是也困难,至少陈琳觉得除了其中一个对於九言(类似四书五经)某个言论看法之外她都弄不来。
几天後,发榜,苏辰打发了叶松去查看,然後在官方报喜人来之前跑回来报告,如同苏父猜测的那样,苏辰榜上有名,在二甲20名,这一次二甲收了70多名,三甲一百多名,似乎每一次除了一甲只有三个外,其他两个名额都是不固定的。
叶松回来又过了许久,报喜的差役上门了,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陈琳早就打听好了如何给赏钱,早就装好了荷包,等差役上门就送上。
等到送走了人,又给下人们都加了一个月月银做赏钱,下人们都很高兴,回到院子里,陈琳有一个b较好奇:
“诶,你说,这有点家底的都让下人去看榜,那那些榜下捉婿的故事是怎麽流传开的,难道抓的都是没有下人寒门出生的?”
她原本还担心这个来着,结果苏辰根本不自己去,苏辰听了就放下书:“你还关心这个?”
“好奇嘛。”陈琳是真的好奇,毕竟榜下捉婿那是古言必备的。
“其实还是有的,不过,你以为人家真的就在榜下捉啊,人家早在之前就看好了,只要考上了那就直接成亲。”苏辰看她难得有好奇心,就和她说道。
“咦,之前吗?难道是你之前参加的那些文会诗会?”陈琳一听就想到了每次科举前都会举办的那些宴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