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旁边听着的老师也都有些吃惊,站了起来,看了看王东来,再看看学校领导。

        王玉华也下意识地走出一步,想要打断王东来的演讲。

        可是刚迈出一步,就反应了过来。

        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决定再听听。

        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王东来握着话筒,自顾自地讲了起来。

        “读书是穷人家的孩子最有力也是实用的敲门砖,拓展人脉的最大利器。宋濂在文章的第一句,就说了出来‘余幼时即嗜学’,从古至今,只要你想学习,整个社会都会为你大开方便之门,不过是一定要注意‘嗜学’两个字,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算是走好了第一步。”

        “接着,文章说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这里很多人看了,觉得不会有什么,可是我们需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书籍贵重,穷人家根本不可能有书,就算是有,也只是一般的书籍,想学到高深的知识,就只能去大户家里,藏书之家。”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借东西的经历,小东西,不值钱的东西可能会借给你,但是非常贵重的东西,可能连看都不会让你看,更不会借给你。”

        “那么,宋濂是如何借到书呢?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这是关键,讲信用,不会弄坏别人家的书,懂事。”

        “说到这里,大家想到了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