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剧名宿的外孙,他从小努力跟着姥爷学戏,除了有所Ai好之外,也是为了未来能在京剧界谋求一席之地,甚至以此为跳板进入影视圈。没想到进入发育期後,个子长得太高,连姥爷都不提让他考戏校了,现在只是保留了练功的个人习惯。

        作为剧团服装师的儿子,家里有缝纫机以後,他给妈妈画了各种衣服设计图,还引来了第一批定制时装的客户,在周边打出来“专做香江流行服装”的名声。

        然後就是,为了混进文艺圈,他连抄带写,凑了一叠诗稿,跑去燕城大学诗社,最後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人另眼相看……

        夏琳曾经无意中说过,她很佩服周颂的一点,就是他好像什麽都知道,而且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但周颂知道,他并不是天才,只是另一个世界信息的搬运工。

        从另一个角度说,周颂也很佩服夏琳。她活得没有周颂这麽累,对生活充满了热忱,而且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一有机会就想要去“玩”一下看看。从听周颂讲故事,跟着他在外面疯,到现在听歌、唱歌、滑冰、打球,对她来说都是在“玩”。大概正是这种对未知的热情和与生俱来的灵X结合在一起,才塑造出了如今这个外冷内热、聪慧机敏的夏琳。

        周颂有时也会想,也许只有夏琳,才真的做到了忠实於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然,周颂也不会因此就对夏琳有隔膜感,或者觉得和她不是一路人。在夏琳身上,他充分感受到了何谓热情、喜悦和灵X。而他也能感觉到,夏琳无论嘴上怎麽说,心里是真的亲近他,信任他,甚至还有点儿依恋。

        相应地,周颂也把夏琳当成了生命中的重要存在,夏琳提出的要求、想做的事情,他总会尽力去实现。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夏琳始终跟周颂分不开的一个缘由。

        “要不,再Ga0一首歌好了。”周颂忽然想起,昨天夏琳还让他中秋节唱首歌给她来着。後世关於中秋节的歌,到底都有什麽呢?

        -----------------

        说起中秋节歌曲,周颂首先想到的就是孟丽筠原唱的《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g0ng阙,今夕是何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