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区别是拨片,萨摩琵琶拨片很大,比很多饭勺都大。”苏日勒和克回答,“正因为如此,声音才会沉闷,一点也没有我们琵琶的清亮,大概是——”

        苏日勒和克的手掌弓着敲击桌面,一道闷响中夹杂着指甲触碰桌面的脆声。

        “所以是又低又脆的声音,确实是小日子的风格。”赛罕点头,“如果是这种音质,那比较适合恢宏的叙事。”

        不得不说,能在九十年代成名的乐手,真是有一手的。只听队长的形容,赛罕就摸得差不多了。

        萨摩琵琶也确实适合营造恢宏感,说个适合地球宝宝体质的例子,犬牙叉的第一部剧场版配乐《穿越时空的思念2》,那强烈的宿命感,一大半都是用萨摩琵琶的声音营造的。

        “那这样说的话,我们《达赉湖》的编曲风格要整个修改。”阿尔斯楞蹦出来一句。

        没错的,原本《达赉湖》这歌只是一首爱情曲。如果要加入萨摩琵琶(要让观众有明显感知,那肯定分量不小),整体编曲框架就会变。

        “歌词改一改,爱也可以是爱供养我们的《达赉湖》。”苏日勒和克问,“我爱我们的母亲湖,阿尔斯楞歌词方面你可以修改吗?”

        这首歌的歌词是吉他手阿尔斯楞写的,闻言,他点头。

        达赉湖也叫呼伦湖,蒙语里是“海一样的湖”,说是内蒙的母亲湖一点毛病都没。

        歌词没问题,那么就剩下编曲。

        “编曲我会抓紧时间改,没什么问题。”苏日勒和克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