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具象天赋起了作用,脑海里生出了屏蔽装置的相关画面。
江一锋说道:“按照崔老师您的要求,屏蔽装置不是一个单一的巨塔,而是分布式、网络化的系统结构,这样才能够覆盖整个太平洋。
我们暂且将这个装置命名为“困龙锁”。
困龙锁的整体形态应该是一个“太空-海面-海底”的三重网络结构。
第一重是太空轨道能源站。
人类发射多颗携带能源收集装置的卫星,负责收集太阳能并通过微波或激光束精准传输至海面平台。
轨道能源站由中央计算机控制,由此实现计算机对整个“困龙锁”的控制。
第二重是海面平台,也是磁场信号的触发器。
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巨大的、类似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设施,分布在太平洋的关键战略位置,比如马里亚纳海沟、夏威夷热点、阿留申海沟等等。
这个平台上有环装或者双极结构的中央塔楼,下方有整齐排列的能量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轨道卫星的能量传输和信号指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