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因位于凌云寺侧,也称凌云大佛,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这大佛通高71米,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左右两侧沿江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以及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

        而大佛右侧还有一条九曲栈道,沿绝壁开凿而成,曲折九转,奇陡无比,许多礼佛之人远道而来,便沿栈道而行,虔诚叩拜。

        佛像闭眼在佛门观念中,代表禅定修行,而开眼佛像则表示观察世间疾苦,广发慈悲之怀,救济天下苍生。

        这两江一河的交汇之处水流湍急复杂,极易造成翻船事故,所以建造开眼大佛像,为的是祈福渔民,镇压水势。

        但在乐山当地,却流传着许多大佛闭眼的传说……

        这一日,天朗气清。

        黄药师负手立于乐山大佛佛头螺髻之间,山风猎猎吹动他青色长衫,俯瞰着脚下三江汇流的壮阔水势。

        这尊通高七十一米的巨佛临江危坐,眼睑自然垂落,在午后阳光里投下沉沉阴影,仿佛千年以来都在默察人间疾苦。

        黄药师耳中听着崖下江水轰鸣,脑中梳理着近些日子在乐山打探到的奇闻异事。

        自黄药师一月前抵达乐山,便听得当地渔民三三两两聚在江畔茶馆,压低声音说着耸人听闻的传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