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确切地说,并不能直接称之为“报纸”,因为顾瑾为它定下的名字是《朝闻录》。
名称虽不同,但其实际作用却与报纸并无二致。
这一举措完全超出了顾易的预料。
甚至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这种传播形式的存在。
不过这倒也合乎情理——毕竟在顾易所处的时代,报纸早已被淘汰了,他一时也难以想得起来。
但这东西在眼下的大宋,却是恰逢其时。
商业日渐繁荣,漕运与海运网络畅通,这些本就已经加速了信息的流通。
加之经济持续发展。
此时推出这样一份“报纸”,百姓们都能买得起,不正是恰到好处吗?
顾瑾显然是筹划已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