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与九州文化截然不同的称呼,顾瑾自是不可能继续采用。
而是根据其果实如玉般晶莹、颗粒如米般饱满的形状特性,将其改名为了“玉米”。
一切似乎又与原本历史有了些某方面的契合。
不过这可并非是顾易干涉。
当然,这并非出于顾易的干预,而是源于顾瑾对这一作物所寄予的厚望。
以“米”为名,其中之意自是在主食。
顾瑾的真正意图,是希望这种作物能够成为支撑整个九州的新主粮。
只要其产量能够翻倍。
那对整个九州的意义便是不言而喻。
虽然自北汉一战之后,顾瑾整个人一直都待在庙堂之中,根本就没有空闲外出交战,但他的心可从始至终都还未曾死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