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溱想起两年前秀娘说想来汀洲屿的话,便四下张望了一番,却发现来此的谷神教弟子甚少,亦瞧不见秀娘的身影。
谷神教的教主白蘅还是没有出面,白皎皎便率先走上了台子,道:“我们汀洲屿既然是东家,就先行献丑,抛砖引玉啦!”
“小姑娘可是要比划剑法?”台下有女侠问道。
白皎皎道:“我们汀洲屿学的剑法是徐掌门赠的《潮生》,我若是在碧海青天阁面前摆弄剑法岂不是班门弄斧?”
她说罢,从那兵器架上抽出一根七尺多长的棍来。
原来这谷神教的女子们常年出海捕鱼,人人都擅撑船,桂楫兰桡握在手里久了,便悟出了一套棍法,听闻汀洲屿教主白蘅随身带着的武器就是一根凤头白木杖。
只见她将木棍竖握,向斜下方戳去,同时右脚朝前一蹬,左脚往后一退,重心后移,棍子迅速向后拨,是个攻击下三路的招式。只是寻常棍法都是攻击身前,此棍法却是袭击背后,不可谓不精妙。
“这一招叫做‘荡舟欸乃’。”白皎皎回眸一笑目视棍梢道。
原是这般,陈溱回想她方才的动作,果真如同渔女撑船。
白皎皎又将身子站直,左脚提到右腿膝盖位置上,金鸡独立,双手握棍,左手下压右手前推,棍梢便扫出了一个满月。
“这一招叫做‘兰舟泛月’。”
碧海青天阁的弟子们没学过棍法,如今瞧着,颇感新奇。陈溱顿觉起自己之前握竹竿对敌时既无无章法,又无美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