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村和阳溪村同属一个县城管辖,相距不远,就是中间一片洼地,把两个村划开了,乡音却不改,两村常有嫁娶往来。
文木花娘家就在长林村。
加之老何家在当地是大户,他家有个秀才外甥的事,文木花也有所耳闻,听说是个精干后生,俊着哩。
不过,陆秀才的爹已经没了,他是独自带着他母亲,来投奔舅舅家的,没什么产业。
就是县城那些大户人家,家中若没了一个顶梁柱,少不得要吃些苦,何况在村里,那可是个劳动力。
看出文木花面上的纠结,王婆便说:“他家是少了个男人,但前不久,陆秀才已经在长林村新办的小私塾,开始教书,收束脩了。”
听闻陆秀才有了生活来源,不是那不事生产的读书人,文木花稍稍放心,却也困惑:
“阿婆说的亲,没有托大的,只是,秀才有功名在身,都能配上县里的姑娘了,怎么往我们这边找呢?”
村野人家,对读书人总是敬仰的,文木花明白,云芹纵然有千般好,却不识字,不好比县里姑娘。
天上不会掉馅饼,文木花不知道是什么让陆秀才家出动王婆,来说这门亲事,但肯定有坏处。
果然,王婆又喝了几口水,娓娓道来:“自家人不骗自家人,我也实诚和你说了吧,陆秀才的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