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召集了所有核心工匠和程椽,在新建的、更加宽敞的议事棚内,挂出了他精心绘制的**高炉及附属设施建造图**。这是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包括高炉本体、热风炉(简易)、水力鼓风系统、出铁场、以及配套的矿石、燃料、熔剂(石灰石)的预处理和运输流程。

        工匠们看着那结构复杂、标注详尽的图纸,再次被震撼。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对“冶铁”的认知。

        “此乃‘墨家秘传——融天炉’。”李默再次祭出招牌,开始详细讲解高炉的砌筑方法、耐火材料的选择与制备(他利用【基础化学】知识,指导他们调配更耐高温的粘土砂浆)、热风原理、以及整个冶炼流程的控制要点。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也是对匠作营综合能力的一次终极考验。

        李默亲自担任总指挥,将人员分成数个小组:

        ***建材组**:负责开采和制备建造高炉所需的优质耐火粘土、石材和石灰石。

        ***炉体建造组**:由最有经验的泥瓦匠和木匠(负责搭建脚手架和模具)组成,严格按照李默的图纸和要求,开始垒砌那座高达近两丈的庞然大物。

        ***辅助设施组**:负责建造热风炉、铺设从水轮到鼓风箱的传动系统、平整出铁场、搭建料场工棚等。

        ***后勤保障组**:由程椽统筹,确保矿石、燃料(木炭,未来计划尝试用煤)、熔剂以及所有参与建造人员的饮食供应。

        整个匠作营,如同一个精密咬合的齿轮,围绕着“融天炉”项目高速运转起来。河边叮叮当当的建造声、矿场开采的号子声、工棚内水力锻锤的轰鸣声、以及高炉工地上的忙碌景象,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劳动交响。

        李默几乎整日泡在工地上,事无巨细地指导、检查、纠正。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手掌磨出了新茧,但精神却愈发矍铄。看着那座巨大的炉体一天天拔地而起,一种创造历史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