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实干作风和对技术的精通,逐渐赢得了程椽和辅兵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程椽发现,这位年轻的“李候”并非夸夸其谈之辈,对物料消耗、工时计算竟也颇为在行,让他这个老军需都挑不出太多毛病。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最大的问题依旧是人才和资源的匮乏。

        合格的铁匠、木匠、火药匠人太少,很多精细活只能李默亲力亲为。

        一些特殊的材料,如纯度高的硫磺、硝石,以及制作雷管所需的某些化学品,更是难以获取,只能依赖系统积分兑换少量作为“核心添加剂”或“样品”,无法大规模应用。

        这一日,李默正在为一批弩机制作关键的青铜弩机发愁(对青铜冶炼和加工要求极高,现有工匠水平难以达标),程椽面色有些古怪地前来汇报。

        “李候,郡守府派人来了,还…还带来了几位工匠,说是听闻李候在此设立匠作营,特来相助。”

        李默眉头一挑。朔方郡守?他与此人素无交集,对方此举是何意?雪中送炭?还是别有用心?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出工棚。只见外面来了几辆马车,一名郡守府的文吏带着五六个看起来手艺不错的工匠,还有几车额外的物料。

        那文吏满脸堆笑,上前行礼:“下官参见李候!郡守大人听闻李候在此为国效力,打造利器,深感钦佩,特命下官送来些许微薄助力,望李候笑纳。这几位都是郡中最好的匠人,物料也是库中上品,聊表心意。”

        李默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郡守大人美意,本候心领了。只是匠作营乃大将军直辖,一切人员物料皆有定制,不敢擅受。还请尊使回复郡守大人,他的好意,本候铭记于心,待他日定向大将军禀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