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蒙恬驾临与帝国垂青

        黑色的潮水漫过枯黄的草原。

        那不是黑山戎溃败的骑兵,而是大秦北疆军团的精锐。步伐铿锵,甲胄鲜明,长戟如林,沉默中带着碾碎一切的威严。玄黑色的“秦”字旗和绣着古朴“蒙”字的帅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帝国意志的降临。

        烽燧上的欢呼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的敬畏。残存的戍卒们挣扎着站直身体,整理着破损的衣甲,试图抹去脸上的血污和疲惫,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支越来越近的军队,仿佛在仰望一座移动的山岳。

        李默同样心潮起伏。蒙恬,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如雷贯耳,北逐匈奴,修筑长城,是大秦帝国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之一。如今,这位传奇名将就真实地出现在眼前。

        大军在距离烽燧一箭之地外停下,军阵肃然,鸦雀无声。只有中军数骑越众而出,缓缓行至烽燧之下。为首一人,身形并不算特别魁梧,却自带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身穿玄色鱼鳞甲,外罩锦袍,面容刚毅,目光如炬,扫过烽燧上下,最终落在了站在最前方的李默身上。他并未因李默的年轻和戍卒装扮而有丝毫轻视,眼神中反而带着审视与探究。

        孙悍连滚带爬地冲下烽燧,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朔方戍卒百将孙悍,参见大将军!”

        蒙恬微微颔首,声音沉稳,不带丝毫波澜:“起来说话。此处主事者,是何人?”

        孙悍连忙侧身,指向烽燧上的李默:“回大将军,是戍卒李默!此次能守住烽燧,击退胡虏,全赖李默之功!”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李默身上。

        李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稳步走下烽燧,来到蒙恬马前,依照秦军礼节,不卑不亢地行礼:“戍卒李默,参见大将军!”

        蒙恬的目光如同实质,上下打量着李默,从他年轻却沉稳的面庞,到他身上那件融合了板甲与札甲特点、沾满血污却依旧闪着寒光的自制胸甲,最后落在他那双虽然疲惫却清澈坚定的眼睛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