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李斯率先出列,他脸色凝重,眼神中却闪烁着精光:“陛下!李默此功,非同小可!其功不仅在斩将搴旗,更在强兵利器!此等军国重器,若能量产装备大军,则我大秦军力,必将冠绝天下,四海宾服!臣以为,当重赏李默,并使其术广布天下工坊,尽快铸就万千神兵!”
他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附和。增强军力,是帝国目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然而,也有保守持重之辈提出疑虑。一名老臣出列道:“陛下,李默所用之术,闻所未闻,威力惊人,虽名为墨家,然与典籍所载颇有出入。且其人以戍卒之身,骤得高位,掌握此等秘术,若心术不正,或为他人所诱,恐生肘腋之患。不如将其召入咸阳,置于将作少府管辖,严加看管,使其专司营造,其术则由朝廷掌控,方为万全之策。”
第二十七章:捷报震朝野与帝国工曹
这代表了朝中一部分既想得到技术,又对李默本人充满忌惮的势力的看法。
就在这时,此前曾去北疆调查李默的张御史也出列奏道:“陛下,臣前番奉命核查李默,观其行事,虽偶有逾矩,然皆为国谋利,心向大秦。其于匠作营,不仅精研技艺,更善经营,知人用人,非寻常工匠可比。若强行将其召入咸阳,束缚于将作少府旧制之下,恐扼杀其才,反而不美。臣以为,不若因才施用,赋予其更大权责,使其能尽展所长,则于国更利。”
朝堂之上,争论顿起。有主张重赏并推广技术的,有主张严格控制李默本人的,也有主张给予其更大空间的。
嬴政高踞其上,静静听着臣子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扶手,深邃的目光无人能懂。
争论持续了许久。最终,嬴政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李默之功,在强军,在固国。其术,乃国之重器,当握于朝廷之手。”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然,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李默,便是此非常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