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偷偷用一些铜铁和留下的材料,借助系统知识,尝试制作一些更精巧的防身小玩意儿,比如改进的弓弩机括、小型陷阱等,美其名曰“墨家小技”。
然而,他的“深居简出”在孙悍等人看来,却成了故弄玄虚和目中无人。
这日,孙悍终于按捺不住,带着两个亲兵,闯入了李默的“工作室”。看到地上摆放着一些奇形怪状的铜铁零件和绘制着古怪图形的木板(李默画的简单草图),他嗤笑一声:
“李戍卒,倒真是勤勉啊?整日鼓捣这些破铜烂铁,就能吓退匈奴人了?”语气中的嘲讽毫不掩饰。
李默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百将大人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孙悍踢了踢脚边的一个零件,“将军命我等护卫此地,可不是来看你玩这些孩童把戏的!匈奴新败,短期内未必敢来。但周边零散的胡骑探马、乃至一些不服王化的戎狄部落,未必不会闻着腥味过来捡便宜!烽燧防务,岂能儿戏?”
他指着烽燧外墙几处破损:“这些缺口若不及时修补,胡虏夜间悄摸上来,如何抵挡?还有,哨探警戒范围必须向外延伸十里!岂能龟缩燧内?”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是在关心防务,实则是在指责李默不负责任,只顾自己“搞研究”,忽略了正事。
旁边的老兵也帮腔道:“就是!李戍卒,你那些机关术再厉害,也得有人守着不是?难道指望这些铁疙瘩自己打退敌人?”
“孙百将所言极是。”李默并未动怒,反而点了点头,“防务确乃重中之重。”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指着那几处破损:“修补墙体,需要人力夯土砌石。如今燧内算上伤者,能动用之人不过十余名,若全力修补,至少需两日。期间若遇袭,如何应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