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穿着的虽然还是草鞋,可却是统一发放的黄麻草鞋,更结实,更柔软,训练起来也更方便,说实话,就八月份的江城,你不管是穿皮鞋还是穿千层底都不合适,只有草鞋才是现如今的王道。

        唯一让这些在收容所待久了的老兵们不适应的则是军纪实在是太严格了,比起当年在东北军那会儿还要严格,动则就是皮鞭军棍,可和现在的待遇比起来,那是真的算不得什么了,都是老兵了,自然是明白军纪严格也是战斗力的保证。

        训练方面虽然条件有限,可还是全面展开了,体能、拼刺、军体拳,虽然实弹射击不能搞,可枪支保养和射击理论训练却是加大了力度,很难想象,有些当了十几年兵的老兵都不懂要怎么拆解保养枪械,基本的故障排除倒是会,可都是野路子,根本就没有理论体系,射击也是,很多人都是靠感觉,而不是看标尺,战术协同也都很草率。

        除了常规训练以外,独立支队这边还增加了文化课,鬼子兵虽然教育程度也不高,可都好歹识点字,能磕磕绊绊地看报纸和命令,咱们这边就差了许多,这亏短板必须补上去,再说了,都是百战老兵总不能当一辈子的大头兵吧,将来战争结束了总还要回归正常的生活,无论如何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读报纸和听广播也成了士兵们日常,时不时还会请来说书艺人和戏班子助兴,给士兵们放松下心情,就连放映机也弄了一台回来,电影不多,可还是时不时放上一场,对这个年代的人而言,要求真没有那么高。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穿着元年式军装士兵们训练时动静太大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就把这个事儿披露了出来,虽然言语间全是赞许,可却是让军政部深感丢人,当天就送来了一千套民二十四年式军装和一千顶M35钢盔,绑腿、皮带、水壶、饭盒、皮鞋、是一应俱全,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外边训练的时候必须穿中央军的军装,甚至还反复强调了忠义救国军属于中央军序列。

        嘴上说得好听,可武器弹药是一丁点都没有,训练的时候主要还是靠那一百条老套筒和一挺绍沙轻机枪,王跃这边也就拿出了一挺FN1930轻机枪和挺M1892马克沁重机枪用来训练,毕竟技术兵种还是需要储备的,至于大炮,虽然没敢弄一门真炮,可还是从鄂局弄了一门木头训练炮回来训练,

        可没地去又还想要继续打仗的东北军老兵数量并不多,除去那些有其他想法的,有问题的人,王跃费尽心机也只找到了825人,其中士兵589人,军官236人,期间也有人跳出来想找麻烦,可是在王跃亮明身份后也就偃旗息鼓了,不得不说原主老爹还是有牌面的,就算是挂将星的东北军高级军官也不敢扎刺,如果不是军政部那边担心王跃实力太强叫停了独立支队的征兵工作,估摸着王跃还能招到更多兵员。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eyphp.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