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省长官眉头紧锁,这条获取“门票”的路径比预想的要狭窄得多。
沉默片刻,又有人提出新的想法:“既然正规批量采购困难,那我们是否可以转换思路?”
“比如:发动民间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非官方渠道,鼓励甚至资助我国民众,尤其是在华留学的留学生们,或者有华国人脉的商人,让他们以个人名义申请手机号,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分享’或‘转售’给国内需要的人?我们可以提供丰厚的报酬。”
这个提议立刻引发了讨论。
很快,指令被层层下达,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开始运作起来。
几乎是同时,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聊天群、跨国论坛以及私人社交圈子里,一股暗流开始涌动。
无数正在华国留学的“留子”们,无论是来自倭国、美利坚、大英还是其他国家的,都纷纷接到了来自家乡亲人或陌生人的越洋电话和信息,核心内容惊人地一致。
“孩子/同学,能不能想办法帮我办一张华国手机卡?多少钱都可以!急用!”
与此同时,一名倭国留学生山本,径直走进一家通信营业厅,指着柜台里一款手机,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我要这个,办新号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