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安托万,都非常清楚您的需求和喜好,您不喜欢把自己购买的东西交予他人管理,放在您看不见的地方。您需要百分之百的所有权,和完全掌控这件事物的拥有感……私人飞机如此、游艇如此,我想,更私密也更昂贵的珍品画作,应该也是如此。”
“是啊……”
韩易抹了抹眼角,下意识地用这种动作来掩饰自己。
如果不是为了得到最高的返现奖励倍数,谁会选择全款购买这些玩意儿呢?
再阔绰的亿万富豪,也会选择借助金融工具的力量,尽可能地借别人的钱来消费,把自己的钱牢牢握在手里。因为,不管任何时代,现金为王。可以随时调取、自由支配的财富,才是风险来临时最能增添信心和底气的王牌。
就拿克里姆特的这幅画来举例子,苏富比这边明确表示,可以为韩易的这笔交易提供融资服务。事实上,艺术品贷款,一直以来就是苏富比拍卖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艺术品交易链条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别的不说,只看美国,2016年艺术品贷款的总额就超过了200亿美元,光是苏富比,25年来累计发放的贷款便超过了55亿美元。
而这55亿美元里,有超过43%都是2014年之后发放的。因为,2014年之前,苏富比金融服务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拍卖行获取的拍卖佣金。而2014年之后,苏富比为金融服务部门建立起了一个专门的资本结构,利用专门的循环信贷额度来获取借款,并提供给客户做艺术品融资之用——换句话说,就是苏富比以前借钱是用自己兜里的现金,后来借钱,是先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借到了再给客户发放。
金融机构乐意给此类交易提供资金,因为他们知道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大拍卖行,手里攥着的全是经过筛选和审核的超高净值客户,这些人融资不是因为没那么多钱,而是手里的钱另有他用。退一万步说,哪怕没钱了,他们名下通常也会有琳琅满目的各色资产可以作为抵押物,基本上不用担心坏账的问题。
苏富比乐意客户用这种方式从他们这里借贷,因为拍卖佣金毕竟只是一次性收入,而通过循环信贷出借的资金,产生的息差却是长期收入,作为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他们需要这种亮眼的数据来妆点自己的财务报表。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客户也乐意使用苏富比的融资服务,这家拍卖行屹立潮头浪尖272年不倒,本身就是一块令人安心的金字招牌。另外,每笔贷款,苏富比提供最低拍卖评估价的40-60%作为贷款。更珍贵的艺术品,像韩易的这幅《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二号》,苏富比甚至可以将贷款额度提升到70-80%。放款时间也很快,协议签署之后,一到两周时间内贷款就能到买家的户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