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合作关系的不断加深,韩易与Dr.Dre之间的谈话,不再像刚见面时那样客套、生疏又公式化。已经对彼此的脾性和聊天风格有一定了解的他们,可以适当做一些不越界的善意调侃,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所以,Dr.Dre的那句反问,不带恶意,也没有被冒犯,只是纯粹的戏谑而已。
毕竟作为一个来自远东的异乡人,年轻的韩易在那里大谈“康普顿的感觉”,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德烈-杨来说,喜感跟割裂感兼具。
“哈哈,当然是……一点也不了解了。”韩易也跟着安德烈一起笑出了声,他很能理解对方的心情。如果有一个老外在自己面前,说窦唯的歌就是他心中真正的老BJ,估计韩易的反应还会更大一些,“不过,我了不了解其实并不重要,不是吗?外人眼里的康普顿,也许在现实中不存在,但在艺术世界里也是有生命力的。而肯德里克能借用这份虚幻的生命力,为它渲染上真实的底色,这才能说明他天赋异禀。也为康普顿的正名,做了很大的贡献。”
“That''sdeep。”
韩易的话语在脑子里走了一转,安德烈低哼了一声,微微颔首。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中间隔了将近三个十年,但是安德烈很喜欢跟韩易聊天——后者不会矫揉造作地故作深刻,只会用平实温和的口吻,去讲一些能对他有所触动的隐匿事实。
让他能站在另一个世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重新学习他所学习到的一切,这是安德烈-杨感觉跟韩易相处最舒适,也是收获最大的方面。
“你说的没错,肯尼的音乐不属于现在。”Dr.Dre深吸了一口气,把双手揣进裤兜里,说道,“啊,当然了,他也不属于我们那个年代。我不是刻意捧他,但是我们那个年代出来的黑鬼,做不到像他这样冷静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他是飘在半空中的那种观察家,康普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在他的嘴里。”
“康普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韩易为Dr.Dre这句精妙的点评击节赞叹,“我找不到比这更恰当的形容词了。他的歌词简直就是艺术品,马奈跟……《六十分钟》结合在一起的那种艺术品。现实主义风格强烈的印象派。”
“别再放pune出来了,易,你听起来比他更牛逼。”安德烈指了指舞台上的肯德里克,“我知道你特别喜欢肯尼,他正好也很喜欢你的文化。等会儿下台之后,我会把你介绍给他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