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周阳高兴地说,“这才是咱院的特色!”
十点整,纪录片剧组准时到了。摄像机刚架起来,画眉鸟就叫了起来,像是在欢迎客人。三大爷特意换上新衬衫,给郁金香浇水的动作放慢了三倍,嘴里还念叨着“这智能花盆的湿度传感器,比老农民的手还准”;傻柱在厨房颠勺,故意把锅铲敲得叮当响,卤鸡爪的香味飘了满院;许大茂拿着个智能手环给记者演示:“您看这心率监测,还能测步数,老人小孩都能用……”
槐花背着书包准备上学,摄像机跟着她走到院门口。
“槐花同学,”女记者笑着问,“你觉得住在这院里最开心的是什么?”
槐花想了想,指着院里说:“开心的事太多啦!傻柱叔叔总给我做好吃的,三大爷教我养花,周爷爷帮我修机器人,还有张奶奶给我讲故事……”她顿了顿,认真地说,“就像有好多好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陪着我,比家里还热闹。”
记者被逗笑了:“那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想发明更厉害的机器人,”槐花眼睛亮晶晶的,“帮院里的人干活,帮张奶奶提菜,帮三大爷浇花,帮傻柱叔叔揉面……”
中午吃饭时,剧组跟着拍餐桌戏。傻柱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荷叶饼、红烧肉、炒青菜摆得像朵花。三大爷举着筷子迟迟不动,对着镜头说:“我给大伙算笔账,这桌菜成本六十八块五,搁饭馆得两百多,在咱院,花小钱吃大餐,这就是幸福。”
二大爷夹了块红烧肉,边嚼边说:“不光省钱,还热闹。你看这一桌子人,比过年还齐,吃着都香。”
张奶奶给槐花夹了个鸡腿:“多吃点,下午拍机器人表演,得有力气。”
记者举着话筒问傻柱:“您这手艺这么好,为啥不把饭馆开大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