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是中原造船技术的高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人才,创造了一个个革新和发展。

        五十年前,范子渊主持建造的“凌虚致远安济神舟”,就首创方艉结构,采用樟木肋骨与杉木外板结合,提升船体强度与抗变形能力。

        采用子母口榫合法连接船缝,外涂桐油、石灰、麻丝捻料防水;

        抗礁石撞击能力大大增强,奠定北宋大型海船建造标准。

        三年前,明州造船场,造出一艘“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载重超600吨,船体分三层,配备硬帆与多桅结构。

        硬帆(篾竹制)与软帆结合,提升了航速;

        而且已经开始用指南针来识别方向了。

        而大宋的船匠,地位也比唐时要高,唐代匠户需世代服役,地位等同贱籍;大宋匠人却可通过技术晋升或赎买脱籍,技术好了甚至可以做官。

        唐代造船以军事用途为主,匠人依附于军器监;大宋官私船场并存,技术民用化趋势明显,民间造船的积极性也高。

        这次曲端要战功,倒是提醒了陈绍,这一条确实可以摆上日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